302 Found


Powered by Tengine
tengine

银行大佬看好消费金融 背后数据意义不一般

2016-12-15 08:46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综合
作者:左右岸
字号:
核心提示: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向媒体表示,未来机遇在于消费金融。他说,对微众银行而言,现在有比较明显的机会,一是消费金融,二是小微企业金融。在消费金融上面,微众银行的机会特别明显。因为很多同业在客户成本上没有优势。

  中国电子银行网综合 消费金融行业在今年骤然热闹起来。比如刚过去的“双11”,消费金融呈井喷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当日,支付宝实现支付总笔数10.5亿笔,同比增长48%;花呗支付占比多达20%;苏宁任性付新增授信额度同比增长8倍多。

  银行大佬看好消费金融

  数据显示,中国消费信贷在整体信贷中占20%,但在国际上发达、成熟国家中这一比例一般能达到60%左右,相关机构预计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37万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巨大。

  近期,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向媒体表示,未来机遇在于消费金融。他说,对微众银行而言,现在有比较明显的机会,一是消费金融,二是小微企业金融。在消费金融上面,微众银行的机会特别明显。因为很多同业在客户成本上没有优势。

  顾敏认为,消费金融的客户群体中,普通客户领域竞争比较激烈,有点“红海”的感觉。中产或以上的市场竞争目前尚算理性,这部分客户本身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也稍微小一些,这一层基本上都是金融持牌机构在服务。

  建设银行在2015年初推出的“快贷”产品,是国内金融系统首个真正的个人线上全程自助贷款产品,是传统银行业应对跨界冲击、加快转型发展的重磅产品。中国建设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寇冠在十二届中国电子银行年会透露,实用、易用的“快贷”得到了客户、市场和同业的一致肯定,推出不到两年即实现了客户数超百万、授信金额超两百亿、贷款余额超百亿的良好市场效果。

  工行则是推出逸贷业务,与“融e购”网上购物相结合,可以即时申办、即时发放信用类消费信贷,为客户购物提供更便捷服务。

   消费金融牌照申请火热

  有媒体称,自2010年银监会发放首个消费金融公司牌照至今,现有17家公司获得了消费金融牌照,其中八成为银行主导,与国内蓬勃发展的消费金融市场相比牌照资源显得较为稀缺,目前包括京东、宜信、拉卡拉、万达、唯品会等在内的公司均在申请消费金融牌照,消费金融“牌照争夺赛”大幕正在拉开。

  仅上个月便有4家银行宣布入局消费金融,11月23日,中国银监会陕西监管局向长安银行控股的陕西长银消费金融公司颁发了西北首家《金融许可证》,华夏银行11月19日公告称,拟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其中华夏银行出资2.55亿元,持股51%;11月10日,神州优车公告称,将与张家口银行共同筹建河北幸福消费金融公司;11月14日,哈尔滨银行公告称,该行获得银监会批复,将筹建哈银消费金融公司。

银行大佬看好消费金融  背后数据意义不一般

银行大佬看好消费金融  背后数据意义不一般

银行大佬看好消费金融  背后数据意义不一般

  图 媒体统计的17家消费金融牌照名单 (截止11月底)

  消费金融的数据意义

  哪些是银行所瞄准的消费领域呢?消费金融公司商业模式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线下渠道为主;二是主打O2O模式;第三是将自身定位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的产品从类型上可以分为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中不包括购房和购车。消费场景来看,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与商户合作的方式基本覆盖了网上零售、家装、租房、婚庆、教育、旅游、助业等场景,但由于场景拓展取决于合作商户的开发,因此各家消费金融公司各有侧重。

  不少银行通过自营电商切入消费金融。2012年以来,银行系电商迅速崛起,目前工行、建行、交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等均推出了电商平台。从银行长远发展战略角度来看,借助电商平台将银行服务前移,增强企业、个人客户的粘性,同时渗透到消费和销售端,通过掌握和了解个人、企业的采购、销售、消费等交易数据,结合银行已经积累的金融数据,更好的发展相关金融业务。专家认为,银行拥有的金融数据和金融服务,能助力交易行为。如金融数据能运用在精准营销上,可以根据某位客户线下刷卡购买的商品种类,来判断其消费层次和需求,对应推送相关产品信息。

  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在十二届中国电子银行年会表示,现代银行业,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数据行业,拥有大量数据。问题在于如何应用。现实是,一家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同一部门不同业务条线之间、不同分支机构之间,各自获取的数据都没有实现共享共用。所以当务之急,对银行而言不是如何获取数据,而是如何使用已有数据。他认为,银行应该通过数据的充分利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风险控制,并由此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

 

责任编辑:小庄

您有好的观点和精彩的文章,欢迎投稿。投稿邮箱:cebnetnews@cfca.com.cn 。

微信扫一扫,在这里读懂新金融。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微信、浏览手机网站或下载官方APP(半刻金融)。

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微信 中国电子银行网手机网站 中国电子银行网官方APP
 
 
 
总是会有福利从这里发出……
手机上省流量看资讯
创新引领 半刻不停

 

新闻推荐

Copyright 中国电子银行网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504599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96号

可信网站